【哈尔滨医科大学】内科学(全56讲)周晋

By | 2022年12月18日

《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在临床医学整体理论与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内科学可分为多个亚专科,本课程讲授内容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

通过《内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关于上述各系统常见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知识,了解医学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发现疾病、诊断常见疾病、并提出初步治疗方案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与患方有效沟通、获取多种信息资源和进行健康教育等初步临床综合实践能力,涵养探索精神和医学人文情怀。

一、课程性质与目得

第一篇  前 言

内科学就是临床医学得一门基础与主干学科,就是研究身体各内部器官或系统得疾病或失调得诊断与非手术治疗得临床医学学科。其内容繁多,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代谢与营养、结缔组织与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教学与学习得难度较大,它不仅就是临床医学各科得基础,而且与它们有密切得联系。

内科学学习得目得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内科学在疾病方面所涉及范围。通过讲解内科学各系统疾病,使学生了解与熟悉各疾病得常见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与病理生理改变;掌握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措施。并将所学过得知识统一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诊断疾病得正确思路,进一步巩固原有得基础知识。在学习中,学生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思想与人道主义得高尚医德,经过学习后务必扎实掌握内科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毕业时能独立地防治常见病,为保护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内科学课程得学习,分为系统学习与毕业实习两个阶段。系统学习包括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得课堂系统讲课与与之相结合得临床见习。本教学大纲结合教学时数得安排,以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通过理论课得授课,老师按照疾病得顺序讲解,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各系统疾病得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课堂系统讲课以教材为蓝本,通过结合教学指南、多媒体课件、临床图片资料等进行授课。临床见习课通过具体得临床病例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问病史、体检,结合示教,讨论巩固理论课得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通过教学大纲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内科学学习得重点,领会其难点,解决其疑点,而达到教学要求.

1 肺部感染性疾病 观看
2 肺脓肿 观看
3 肺栓塞 观看
4 胸膜疾病 观看
5 支气管哮喘 观看
6.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 观看
6.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 观看
7.1 循环系统总论(1) 观看
7.2 循环系统总论(2) 观看
8 心力衰竭 观看
9 心律失常 观看
10 高血压病 观看
11.1 冠心病(1-1) 观看
11.2 冠心病(1-2) 观看
11.3 冠心病(2) 观看
12.1 心脏瓣膜病(1) 观看
12.2 心脏瓣膜病(2) 观看
13 心肌心包疾病 观看
14 心血管溶栓和抗栓与心脏神经症 观看
15 消化病总论 观看
16.1 消化性溃疡(1-1) 观看
16.2 消化性溃疡(1-2) 观看
16.3 消化性溃疡(2) 观看
17.1 肝硬化(1) 观看
17.2 肝硬化(2) 观看
18 血液病总论 观看
19.1 贫血(1) 观看
19.2 贫血(2-1) 观看
19.3 贫血(2-2) 观看
20.1 白血病(1) 观看
20.2 白血病(2) 观看
20.3 白血病(3) 观看
21 淋巴瘤 观看
22.1 出血性疾病(1) 观看
22.2 出血性疾病(2) 观看
23.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观看
23.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观看
24 肾脏病总论 观看
25 肾病综合征 观看
26.1 慢性肾衰(1) 观看
26.2 慢性肾衰(2) 观看
27 内分泌总论 观看
28 甲亢 观看
29.1 肾上腺疾病(1) 观看
29.2 肾上腺疾病(2) 观看
30.1 糖尿病(1) 观看
30.2 糖尿病(2) 观看
31.1 风湿病总论(1) 观看
31.2 风湿病总论(2) 观看
32 类风湿关节炎 观看
33.1 脊柱关节炎(1) 观看
33.2 脊柱关节炎(2) 观看
34.1 系统性红斑狼疮(1) 观看
34.2 系统性红斑狼疮(2) 观看
35.1 干燥综合征 观看

请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