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解读

By | 2022年12月18日

中国近现代历史包括19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解体至今整整170年的历史。这其中经历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天翻地覆的三十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对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和曲折的三十年;从改革开放开始至今仍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走向辉煌的三十余年。 
一、       主要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开设的四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该课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述从鸦片战争到十七大的历史,分为上、中、下三编。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前面主要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后面主要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仍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但是,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2007)。这个时期,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该课着重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上编着重掌握:中国近代两大任务及其关系;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辛亥革命是20世纪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1.1第一个历史落差: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 观看
1.2历史落差的逆转:清朝中期迅速衰落 观看
1.3英国通过四个阶段打开中国大门 观看
1.4中国近代历史开始的特点和启示 观看
1.5案例分析:香港问题的形成和最后解决 观看
1.6近代中国社会特点和革命任务 观看
1.7小结与讨论 观看
2.1技术的学习阶段:龚、林、魏与师夷长技理论的提出 观看
2.2技术的学习阶段:洋务运动与师夷长技理论的实践 观看
2.3体制的改良阶段:甲午战争失败与戊戌维新的开始 观看
2.4康、梁、严与戊戌维新运动的推进 观看
2.5康、梁、严与戊戌维新运动的推进 观看
2.6资产阶级共和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观看
2. 7人的改造阶段:陈独秀、胡适等与新文化运动 观看
2.8小结与讨论 观看
3.1从历史合力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兴起 观看
3.2历史的必然选择 观看
3.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特点 观看
3.4国共合作的历程与国民革命的开始 观看
3.5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观看
3.6伟人毛泽东的非凡早年 观看
3.7大革命时期的探索和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观看
3.8小结与讨论 观看
4.1大革命的失败与国民党统治的确立 观看
4.2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过程 观看
4.3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曲折 观看
4.4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发生曲折的原因分析 观看
4.5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经验的初步总结 观看
4.6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经验的理论提升 观看
4.7小结与讨论 观看
5.1日本侵华与局部抗战 观看
5.2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观看
5.3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观看
5.4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观看
5.5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观看
5.6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推进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观看
5.7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观看
5.8小结与讨论 观看
6.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局势 观看
6.2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非凡的举动与非凡的影响 观看
6.3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 观看
6.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观看
6.5进城与转折 观看
6.6新中国统一的中央政权建立的意义 观看
6.7小结与讨论 观看
7.1建国初期:严峻形势与巩固政权的斗争 观看
7.2向社会主义过渡 观看
7.3良好的开局 观看
7.4探索过程中的曲折 观看
7.5文 化 大 革 命 十 年 观看
7.6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观看
7.7小结与讨论 观看
8.1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的新开端 观看
8.2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观看
8.3中国改革道路的特点(一) 观看
8.4中国改革道路的特点(二) 观看
8.5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全面深化改革 观看
8.6走向法治:十八届四中全会与全面依法治国 观看

请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