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使用angular的HttpClient搭配rxjs(一)
2017-10-10 15:12:36 】 浏览:4322
Tags:使用 angular HttpClient 搭配 rxjs

一、原Http使用总结

使用方法

  1. 在根模块或核心模块引入HttpModule
    即在AppModule或CoreModule中引入HttpModule:

    import { HttpModule } from '@angular/http';
    @NgModule({
      import: [ HttpModule ]
      // ...
    })
    AppModule {}
  2. 在使用的地方注入Http服务

    import { Http } from '@angular/http';
    // ...
    constructor(
      private http: Http
    ) {}
    ngOnInit() {
      this.http.get(`url`).subscribe((res) => {
    // 成功回调
      }, (err) => {
    // 失败回调
      });
    }
    // ...
  3. 使用可选参数
    若想在请求中添加特定的头部或者身体,就需要配置请求的可选参数:

    import { Http, Header } from '@angular/http';
    // ...
    this.http.delete(`url`, {headers: new Header(), body: { } }).subscribe(...);
    // ...

缺陷

  • 已知缺陷之一为不支持文件传输,如果想要写一个文件上传的客户端,就只能使用JS原生的XMLHttpRequest对象,然后自己封装上rxjs得到一个较通用的文件上传服务,可以参考 ngx-uploader
  • 另一个不能算缺陷的缺陷是Http请求得到的响应结果必须手动执行json()以得到json格式的结果。

二、改用HttpClient

HttpClient能力在angular 4.3版本开始引入在@angular/common/http中

使用方法

基本使用方法与原Http服务类似,先引入HttpClientModule,然后注入HttpClient服务使用:

import { HttpClientModule } from '@angular/common/http';
// ...
@NgModule({
  import: [ HttpClientModule ]
})
// ...
import { HttpClient } from '@angular/common/http';
// ...
constructor(
  private http: HttpClient
) {}
// ...
this.http.get('url').subscribe((res) => {
  // 成功回调
}, (err) => {
  // 失败回调
});
// ...

添加额外头部等信息的话类似原Http服务,引入相关的变量后填入第二个可选参数即可。

改进与加强

  1. 支持更多类型的请求,比如更改可选参数的responseType值可改为直接请求text内容
  2. 不再需要手动调用json()来将结果转为json格式,订阅到的结果已经是body且转为了json(请求text的话直接就是text内容)。
  3. 支持监听请求进度(可用于文件上传)。
  4. 添加了拦截器能力,用于预设请求规则和响应预处理。

缺陷

已知的一个小缺陷是,delete请求不能再添加body作为可选参数了,这个略尴尬,难道批量删除也得乖乖把参数拼到url中。。。

三、拦截器

本文暂不讨论文件上传以及请求进度的监听能力,可以查看官网的相关内容,本文主要来讲拦截器的简单使用。
给应用注入拦截器的效果是,所有的HttpClient发起的请求都将执行这个拦截器,类似Node中的中间件。
且无论是请求之前的预处理还是得到响应后的预处理都能做到。
笔者想到的第一个用处就是不再需要写一个自己的Http服务来代执行angular的Http服务了,以往如果想要给应用的所有请求都添加比如认证功能的请求头的话,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建立一个MyHttp服务来代为调用Http方法,并在请求回调中添加统一的结果处理。
拦截器属于特殊服务,实现了HttpInterceptor类:

import {Injectable} from '@angular/core';
import {HttpEvent, HttpInterceptor, HttpHandler, HttpRequest} from '@angular/common/http';

@Injectable()
export class MyInterceptor implements HttpInterceptor {
  intercept(req: HttpRequest<any>, next: HttpHandler): Observable<HttpEvent<any>> {
    return next.handle(req);
  }
}

编辑好拦截器后需要注入到根模块中:

import {NgModule} from '@angular/core';
import {HTTP_INTERCEPTORS} from '@angular/common/http';

@NgModule({
  providers: [{
    provide: HTTP_INTERCEPTORS,
    useClass: MyInterceptor,
    multi: true,
  }],
})
export class AppModule {}

预处理请求

所有工作都在拦截器中的intercept方法中进行,如果要给所有请求加一个认证头部,可以操作其中的req参数,注意req参数为只读的,必须执行其clone方法得到副本来操作,处理完的副本通过next参数发射出去即可:

public intercept(req: HttpRequest<any>, next: HttpHandler): Observable<HttpEvent<any>> {
        let authInfo = {token: 'testtoken', admin: 'testadmin'};
        const authReq = req.clone({
            headers: req.headers
                .set('Authorization', authInfo.token || '')
                .set('Admin', authInfo.admin || '')
                .set('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
        return next.handle(authReq);
}

这样实际使用请求时可以直接使用HttpClient,所有请求都会实现添加配置好的头部信息。

响应预处理

请求得到结果后,往往需要对结果进行一些判断,比如某些错误是请求本身的错误,这些错误会直接抛出到rxjs的error流中,某些请求本身是成功的,但是是属于一些服务器逻辑给出的错误,这类错误如果不做处理是会被认为是成功的请求而直接next到成功回调的,这会导致最终订阅请求时,错误的回调要做错误处理,成功回调中也存在需要做错误处理,感觉成功还得分为成功地成功和成功地失败,很尴尬:

someReq().subscribe((res) => {
  if (res.state) {
    // 真正成功
  } else {
    // 还是失败
  }
}, (err) => {
  // 失败
})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对对象方法,类方法,原型方法的.. 下一篇JQuery操作iframe父页面与子页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Hot 文章

Python

C 语言

C++基础

大数据基础

linux编程基础

C/C++面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