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2.Kafka中topic的Partition,Kafka为什么这么快,Consumer的负载均衡及consumerGroup的概念(来自学习笔记)
2019-04-24 02:35:34 】 浏览:93
Tags:2.Kafka topic Partition Kafka 为什么 这么 Consumer 负载 均衡 consumerGroup 概念 来自 学习 笔记

1.1. Kafka中topic的Partition

在Kafka文件存储中,同一个topic下有多个不同partition,每个partition为一个目录,partiton命名规则为topic名称+有序序号,第一个partiton序号从0开始,序号最大值为partitions数量减1。
每个partion(目录)相当于一个巨型文件被平均分配到多个大小相等segment(段)数据文件中。但每个段segment file消息数量不一定相等,这种特性方便old segment file快速被删除。默认保留7天的数据。
这里写图片描述
每个partiton只需要支持顺序读写就行了,segment文件生命周期由服务端配置参数决定。(什么时候创建,什么时候删除)
这里写图片描述
数据有序的讨论?
一个partition的数据是否是有序的? 间隔性有序,不连续
针对一个topic里面的数据,只能做到partition内部有序,不能做到全局有序。
特别加入消费者的场景后,如何保证消费者消费的数据全局有序的?伪命题。

只有一种情况下才能保证全局有序?就是只有一个partition。

其它:
这里写图片描述

2.Kafka为什么这么快

2.1.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Kafka的架构和涉及到的名词:

  1. Topic:用于划分Message的逻辑概念,一个Topic可以分布在多个Broker上。
  2. Partition:是Kafka中横向扩展和一切并行化的基础,每个Topic都至少被切分为1个Partition。
  3. Offset:消息在Partition中的编号,编号顺序不跨Partition。
  4. Consumer:用于从Broker中取出/消费Message。
  5. Producer:用于往Broker中发送/生产Message。
  6. Replication:Kafka支持以Partition为单位对Message进行冗余备份,每个Partition都可以配置至少1个Replication(当仅1个Replication时即仅该Partition本身)。
  7. Leader:每个Replication集合中的Partition都会选出一个唯一的Leader,所有的读写请求都由Leader处理。其他Replicas从Leader处把数据更新同步到本地,过程类似大家熟悉的MySQL中的Binlog同步。
  8. Broker:Kafka中使用Broker来接受Producer和Consumer的请求,并把Message持久化到本地磁盘。每个Cluster当中会选举出一个Broker来担任Controller,负责处理Partition的Leader选举,协调Partition迁移等工作。
  9. ISR(In-Sync Replica):是Replicas的一个子集,表示目前Alive且与Leader能够“Catch-up”的Replicas集合。由于读写都是首先落到Leader上,所以一般来说通过同步机制从Leader上拉取数据的Replica都会和Leader有一些延迟(包括了延迟时间和延迟条数两个维度),任意一个超过阈值都会把该Replica踢出ISR。每个Partition都有它自己独立的ISR。
    以上几乎是我们在使用Kafka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名词,同时也无一不是最核心的概念或组件,感觉到从设计本身来说,Kafka还是足够简洁的。这次本文围绕Kafka优异的吞吐性能,逐个介绍一下其设计与实现当中所使用的各项“黑科技”。
    Broker
    不同于Redis和MemcacheQ等内存消息队列,Kafka的设计是把所有的Message都要写入速度低容量大的硬盘,以此来换取更强的存储能力。实际上,Kafka使用硬盘并没有带来过多的性能损失,“规规矩矩”的抄了一条“近道”。
    首先,说“规规矩矩”是因为Kafka在磁盘上只做Sequence I/O,由于消息系统读写的特殊性,这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关于磁盘I/O的性能,引用一组Kafka官方给出的测试数据(Raid-5,7200rpm):
    Sequence I/O: 600MB/s
    Random I/O: 100KB/s
    所以通过只做Sequence I/O的限制,规避了磁盘访问速度低下对性能可能造成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再聊一聊Kafka是如何“抄近道的”。
    首先,Kafka重度依赖底层操作系统提供的PageCache功能。当上层有写操作时,操作系统只是将数据写入PageCache,同时标记Page属性为Dirty。当读操作发生时,先从PageCache中查找,如果发生缺页才进行磁盘调度,最终返回需要的数据。实际上PageCache是把尽可能多的空闲内存都当做了磁盘缓存来使用。同时如果有其他进程申请内存,回收PageCache的代价又很小,所以现代的OS都支持PageCache。
    使用PageCache功能同时可以避免在JVM内部缓存数据,JVM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GC能力,同时也引入了一些问题不适用与Kafka的设计。
    · 如果在Heap内管理缓存,JVM的GC线程会频繁扫描Heap空间,带来不必要的开销。如果Heap过大,执行一次Full GC对系统的可用性来说将是极大的挑战。
    · 所有在在JVM内的对象都不免带有一个Object Overhead(千万不可小视),内存的有效空间利用率会因此降低。
    · 所有的In-Process Cache在OS中都有一份同样的PageCache。所以通过将缓存只放在PageCache,可以至少让可用缓存空间翻倍。
    · 如果Kafka重启,所有的In-Process Cache都会失效,而OS管理的PageCache依然可以继续使用。
    PageCache还只是第一步,Kafka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性能还采用了Sendfile技术。在解释Sendfile之前,首先介绍一下传统的网络I/O操作流程,大体上分为以下4步。
  10. OS 从硬盘把数据读到内核区的PageCache。
  11. 用户进程把数据从内核区Copy到用户区。
  12. 然后用户进程再把数据写入到Socket,数据流入内核区的Socket Buffer上。
  13. OS 再把数据从Buffer中Copy到网卡的Buffer上,这样完成一次发送。
    这里写图片描述
    整个过程共经历两次Context Switch,四次System Call。同一份数据在内核Buffer与用户Buffer之间重复拷贝,效率低下。其中2、3两步没有必要,完全可以直接在内核区完成数据拷贝。这也正是Sendfile所解决的问题,经过Sendfile优化后,整个I/O过程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这里写图片描述
    通过以上的介绍不难看出,Kafka的设计初衷是尽一切努力在内存中完成数据交换,无论是对外作为一整个消息系统,或是内部同底层操作系统的交互。如果Producer和Consumer之间生产和
    费进度上配合得当,完全可以实现数据交换零I/O。

3.Consumer的负载均衡

当一个group中,有consumer加入或者离开时,会触发partitions均衡.均衡的最终目的,是提升topic的并发消费能力,步骤如下:
1、 假如topic1,具有如下partitions: P0,P1,P2,P3
2、 加入group中,有如下consumer: C1,C2
3、 首先根据partition索引号对partitions排序: P0,P1,P2,P3
4、 根据consumer.id排序: C0,C1
5、 计算倍数: M = [P0,P1,P2,P3].size / [C0,C1].size,本例值M=2(向上取整)
6、 然后依次分配partitions: C0 = [P0,P1],C1=[P2,P3],即Ci = [P(i * M),P((i + 1) * M -1)]
这里写图片描述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spring kafka 整合 下一篇kafka上使用ZooKeeper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Hot 文章

Python

C 语言

C++基础

大数据基础

linux编程基础

C/C++面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