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MySQL 5.6.34配置文件详解(二)
2017-03-30 14:17:23 】 浏览:391
Tags:MySQL 5.6.34 配置 文件 详解
e_size = 2M    #设置内存临时表最大值,如果超过该值,则会将临时表写入磁盘,其范围1KB~4GB。


max_heap_table_size = 2M   #独立的内存表所允许的最大容量


long_query_time = 1       #慢查询的执行用时上限,默认为10s,推荐1s~2s.


log_long_format  #没有使用索引的查询也会被记录(推荐,根据业务来调整)


log-error = /data/3306/error.log   #默认错误日志存放路径及名称(出现错误要看错误日志)


#log-slow-queries = /data/3306/slow.log #慢查询日志文件路径(如果开启慢查询,建议打开此日志)


pid-file = /data/3306/mysql.pid   #mysql_pid文件记录的是当期mysqld进程的pid,pid即ProcessID


log-bin = /data/3306/mysql-bin   #logbin是数据库的操作日志,例如:update、delete、create等都会存储到binlog日志,通过logbin可以实现增量恢复。


relay-log = /data/3306/relay-bin   #relay-log日志记录的是从服务器I/O线程将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读取过来记录到从服务器本地文件,然后SQL线程会读取relay-log日志的内容并应用到从服务器。


relay-log-info-file = /data/3306/relay-log.info    #从服务器用于记录中继日志相关信息的文件,默认名为数据目录中的relay-log.info。


binlog_cache_size = 1M    #在一个事务中binlog为了记录SQL状态所持有的Cache大小,如果经常使用大的,多声明的事务,可以增加此值来获取更大的性能,所有从事务来的状态都被缓冲在binlog缓冲中,然后再提交一次性写入到binlog中,如果此事务比此值大,会使用磁盘上的临时文件来替代,此缓冲在每个链接的事务第一次更新状态时被创建。


max_binlog_cache_size = 1M  #二进制日志文件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1GB),一个二进制文件信息超过了这个最大长度之前,MySQL服务器会自动提供一个新的二进制文件接上。


expire_logs_days = 7      #超过7天的binlog.mysql程序自动删除(如果数据重要,建议不要开启该选项)


key_buffer_size = 16M    #指定用于索引的缓冲区大小,增加它可以得到更好的索引处理性能,对于内存在4GB左右的服务器来说,该参数可设置为256MB或384MB。


注意:如果该参数值设定的过大的话反而使服务器的整体效率降低。


read_buffer_size = 1M     #读查询操作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样,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也是每个连接独享。


read_rnd_buffer_size = 1M    #设置进行随机读的时候所使用的缓冲区,此参数和read_buffer_size所设置的Buffer相反,一个是顺序读的时候使用,一个是随机读的时候使用,但是两者都是针对与线程的设置,每个线程都可以产生两种Buffer中的任何一个,默认值256KB,最大值为4GB。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1M   #如果经常性的需要使用批量插入放入特殊语句来插入数据,可以适当调整参数至16MB~32MB,建议8MB。


 


lower_case_table_names = 1   #实现mysql不区分大小(开发需求,建议开启)


skip-name-resolve    #禁止mysql对外部连接进行DNS解析,使用这一选项可以消除mysql进行DNS解析的时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开启该选项,则所有远程主机连接授权都要使用IP地址方式了,否则mysql将无法正常处理连接请求。


slave-skip-errors = 1032,1062   #从库可以跳过的错误数字值


replicate-ignore-db=mysql      #在做主从的情况下,设置不需要同步的库。


server-id = 6     #表示本机的序列号为1,如果做主从或者多实例时,server-id一定不能相同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4M   #用来设置InnoDB存储的数据目录信息和其他内部数据结构的内存池大小,应用程序里的表越多,需要在这里分配的内存越多,对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应用,这个参数的大小也是相对稳定的,也没有必要预留非常大的值,如果InnoDB用光了这个池内的内存,InnoDB就开始从操作系统分配内存,并且往mysql错误日志写警告信息,默认为1MB,当发现错误日志中已经有相关的警告信息时,就应该适当的增加该参数的大小。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32M   #InnoDB使用一个缓冲池来保存索引和原始数据,设置越大,在存取表里面数据时所需要的磁盘I/O 越少,一般设置为物理内存的%25左右,注意:不要将InnoDB的Buffer pool值配置为物理内存的50%~80%,应该根据具体生产环境而定。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28M:autoextend  #设置配置一个可扩展大小的尺寸为128MB的单独文件,名为ibdata1,没有给出文件的位置,所有默认的是在mysql的数据目录内。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4     #InnoDB中的文件I/O线程,通常设置为4,如果是Windows可以设置更大的值以提高磁盘I/O.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8     #服务器有几个CPU就设置为几,建议用默认设置,一般设为8。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     #设置为0就等于Innodb_log_buffer_size队列满后再统一存储,默认为1,也是最安全的设置。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2M    #默认为1MB,通常设置为8~16MB就足够了。


innodb_log_file_size = 4M    #确定日志文件的大小,更大的设置可以提高性能,但也会增加恢复数据库的时间。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为提高性能,mysql可以以循环方式将日志文件写入到多个文件。推荐设置为3.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InnoDB主线程刷新缓存池中的数据。


innodb_lock_wait_tim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Oracle中常见的Hint 下一篇Oracle开启并行的几种方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Hot 文章

Python

C 语言

C++基础

大数据基础

linux编程基础

C/C++面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