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一文带你读懂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一)
2023-08-26 21:10:58 】 浏览:63
Tags:文带你 计模式 任链模

1.前言

emm,翻了一下之前刚入职时候的学习笔记,发现之前在熟悉业务代码的时候曾经专门学习并整理过过设计模式中的责任链模式,之前只是对其简单了解过常用的设计模式有哪些,并未结合实例和源码深入对其探究,利用熟悉代码契机进行系统学习并整理文档如下。

2.什么是责任链模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办事,这样的流程往往都是环环相扣的,上一部完成之后才会流转到下一步执行。比如我们在做饭时都是先买菜、洗菜、切菜、炒菜、装盘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上一步完成之后才能开始下一步最后得到一道做好的菜;又比如在晋升提名时,首先我们要做一个述职报告进行述职,然后就是评审小组打分,评审小组筛选通过后,流转到项目组领导处审批,项目组领导根据述职报告和评审小组分数决定是否晋升,项目组领导同意之后最后流转到部门领导审批并给出最后结果。像这种一步一步完成流程都可以通过责任链模式来实现。

  • 简介: 责任链模式顾名思义是将不同职责的步骤串联起来执行,并且一个步骤执行完成之后才能够执行下一个步骤。从名字可以看出通常责任链模式使用链表来完成。因此当执行任务的请求发起时,从责任链上第一步开始往下传递,直到最后一个步骤完成。在责任链模式当中,客户端只用执行一次流程开始的请求便不再需要参与到流程执行当中,责任链上的流程便能够自己一直往下执行,客户端同样也并不关心执行流程细节,从而实现与流程之间的解耦。

  • 模式结构:责任链模式主要角色如下:

?抽象处理器(Handler):处理器抽象接口,定义了处理请求的方法和执行下一步处理的处理器。

?具体处理器(ConcreteHandler):执行请求的具体实现,先根据请求执行处理逻辑,完成之后将请求交给下一个处理器执行。

?调用者:调用者通过创建处理器并将请求交给处理器进行处理。

  • 相关代码:
// 抽象处理器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private Handler next;

    public Handler getNext() {
        return next;
    }

    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 next) {
        this.next = next;
    }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Object request);
}

// 具体处理器 1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1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Objec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 handler 1 execute request. request: " + request);
        if (getNext() != null) {
            getNext().handle(request);
        }
    }
}

// 具体处理器 2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2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Objec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 handler 2 execute request. request: " + request);
        if (getNext() != null){
            getNext().handle(request);
        }
    }
}

// 具体处理器 3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3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Objec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 handler 3 execute request. request: " + request);
        if (getNext() != null) {
            getNext().handle(request);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ndler concreteHandler1 = new ConcreteHandler1();
    Handler concreteHandler2 = new ConcreteHandler2();
    Handler concreteHandler3 = new ConcreteHandler3();

    concreteHandler1.setNext(concreteHandler2);
    concreteHandler2.setNext(concreteHandler3);

    concreteHandler1.handle("my request.");
}



从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责任链模式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其中有几个点需要注意一下:

  • 首先我们需要对整个责任链进行初始化,即设置每个处理器的 next
  • 在每个具体处理器处理完之后需要手动调用下一个处理器的 handle 方法来执行下一步处理,这里其实还可以使用模板方法模式进行优化。

控制台输出如下:

concrete handler 1 execute request. request: my request.
concrete handler 2 execute request. request: my request.
concrete handler 3 execute request. request: my request.



3.具体实例demo

日常请假为例。请假申请会先到你的直属 leader 处审批,审批通过后再到部门 leader 处审批,部门 leader 通过后,最后到人事处报备记录请假天数。如果在传统企业里面,我们需要手写一份请假表,然后跑到直属 leader 办公室,让直属 leader 签字,然后再到部门 leader 办公室签字,最后还要跑到人事处上交请假单,这样相当于发出了三次请求,才能走完整个请假流程。

但是在现代各种 OA 系统管理下,整个请假流程就变的简单了,我们只需要发起一次请假请求,接下来你的请假请求便会自动的在审批人中间进行流转,这个时候我们的责任链模式便派上用场。代码如下:

// 请假抽象处理器
public abstract class DayOffHandler {
    private DayOffHandler next;

    public DayOffHandler getNext() {
        return next;
    }

    public void setNext(DayOffHandler next) {
        this.next = next;
    }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String request);

}
// 直属 leader 处理
public class GroupLeaderHandler extends DayOff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String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直属 leader 审查: " + request);
        System.out.println("同意请求");
        if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桌面版vscode用免费的微软4核8G服.. 下一篇一文读懂LockSupport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Hot 文章

Python

C 语言

C++基础

大数据基础

linux编程基础

C/C++面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