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盛大创新院往事 (一)
2014-11-28 13:57:07 】 浏览:298
Tags:盛大 创新 往事

文/霍炬 歪理邪说


看到新闻说 盛大游戏完成控股权出售” 。有点感慨,去年前同事圈子就在风传,如果价钱合适,桥哥也可以把盛大游戏卖掉,到今天终于成真,盛大已经彻底改变了。过了这么多年,还总是有人问起当年往事,于是决定,趁这个时候,把这篇文章写下来。之前说要写的关于Uber的争论推迟一期好了。


这些年,总有人问我关于盛大创新院的事,人们很难理解,曾经聚集了那么多光环的机构,为什么突然就不行了。这个问题在不同地方有不同讨论,结论也各有不同。现在网上能找到的看法,我都不太同意。我还清楚的记得,2010年池建强在twitter上问我,你觉得真有一份工作能满足你的兴趣和期望吗?我回答说有啊,现在创新院就是。到今天,我仍然认为创新院一度给了我们最好的办公条件,也聚集了最棒的一批人。对于盛大,当然我也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感激远多于不满。


2006年,我和Tinyfool一起创业,开了一家做站内搜索服务的公司,用当下时髦的话说,应该叫做搜索云。可惜当时云这个词没有这么时髦,所以我们活的挺艰难。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融资变得越发困难,而当时的互联网管制活动又造成了大量中小互联网公司倒闭,其中不少是我们客户,而搜索又是一个高成本消耗的行业(其实所有云计算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前,都是高消耗的)。一句话解释当时的状态,就是,我们的客户一家一家的倒下,但我们成本难以随之削减,显然我们自己也抗不了多久了。


出发


2009年下半年认识了盛大创新院副院长老郭。当时盛大刚刚成立创新院,正在四处招兵买马,老郭和许式伟一起四处看团队看项目,我们在北京见了第一次,聊了一上午,感觉还不错。几个月之后我彻底厌烦了北京那种生活,决定搬家去上海。到上海之后老郭邀请我去创新院参加技术分享会,参加了几次,感觉不错,人们的思路和技术水平都比较高。我也就越来越多了一些兴趣。


之后,团队整个加入创新院这个选项又被提起来。我们考虑到盛大有跨越各种媒体的内容,也有足够大量的用户,在这个基础上用搜索把所有资源串起来,应该是个好服务。最后大家总算谈妥一个方案,我们团队中愿意到上海的,都过来一起加入创新院,继续做我们的搜索项目。


2010年3月左右,我正式入职盛大。那段时间,创新院发展速度很快。我们做搜索,老许(许式伟)的团队做存储和CDN,黄伟博士的团队做语言方面研究,这些都算基础设施研发,还有很多其他团队做各种应用。很多团队应该是以和我们类似的方式加入的,当时创新院偏爱有创业能力的团队,试图提供一个类似孵化器的环境帮团队快速发展,和其他大公司内部孵化或者创新不一样,创新院是完全从外部引用团队,算是在公司创新部门和加速器中间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之前没人做过。


整个2010年感觉都非常好。如果按照项目成果来看,2010年也是进展不错的,虽然有一些支援其他部门的工作分散团队精力,但整体上,立项的项目基本能按照预期完成了。另外一条线上,人才引进也非常成功。我也还记得得知潘爱民老师加入的时候多惊喜。似乎从来没有一家公司一层楼里面塞进去过那么多技术高手。


那一段时间,几乎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到人请教。操作系统可以去问潘老师,语音识别可以去问黄博士,写C++任何问题站起来就可以问老许,数学去问金尹,前端去问贺师俊和程劭非…那是我工作之后,整个状态最接近大学时期的日子。每天专心做自己的事,碰上问题10米之内就能请教专家,如果要异想天开,也随时能拉人喝茶闲聊,除了技术不用太考虑别的事。生活过的单纯而快乐。我甚至有一天跟西乔说,感觉现在工作状态不错,我考虑在上海至少呆5年,参与几个大项目。


我们的搜索项目在那段时间进展也很好,我们仍然保持之前创业时候的小团队模式,主要代码仍然是我和余晟两个人在写,因为暂时丢掉了之前创业时候的销售和客服之类的事情,我们得以把精力放在内核上。那段时间我们的目标是扩大索引规模和速度,完成一个可以实时索引和搜索的内核,并且可以方便的平行扩展,即增加索引数量只需增加机器就行。不同团队采用的策略不一样,有的团队努力扩大人手,有的团队忙于合作。从后来的结果看,因为我们一直保持较小规模,受到的干扰和制约也比别人小,最终在技术上看,项目完成的还不错–这是后话了。


制度和管理层


那个时候创新院保持了扁平管理,大家有问题都直接找老郭或是院长陈大年,老郭那时候每天要回复900多封邮件,还不算处理各种其他事务,非常辛苦。这种扁平管理适合项目创新,项目组比较接近独立创业公司,还省去了不少自己负担行政管理的麻烦。那个时候的制度是,要么团队带着项目(成型或者想法)加入,要么公司内部员工提出自己的项目立项,经过计委会评审投票,通过的就可以做,颇似节奏更快的天使投资。只不过资源本身没有那么清晰的量化,如果是拿到天使投资,那是明确的一笔钱,团队自己会知道自己的消耗速度,什么时候会死掉。但这种模式下,对于资源总投入和消耗并不清晰。对于有多次创业经验的人还好,对于没有创业经验的人非常容易忽略投入规模和产出的关系,这是个潜在问题。


计委会不是创新院独创制度,盛大集团内部多年之前就存在,会上讨论现有重点项目进度,新项目评审表决,讨论一些内部事务等等,通常是大年和老郭主持,每周开一次。很多项目是通过这个会议表决立项,也有一些外部项目通过表决获得投资。参加计委会的人比较平均,年龄和背景也很多样化,时常意见会比较尖锐,讨论也激烈。


公司管理上,创新院也用盛大的游戏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也挺创新的,员工级别和薪酬都是按照经验值来的,可以做各种事情来换经验值。经验值等于级别,级别等于工资。


我来评估的话,扁平管理是好制度,计委会算是好制度,游戏式管理好坏参半。而沿用盛大集团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不好的制度,行政管理会在各种地方破坏节奏和速度,虽然影响大局的并不是这些小事。


创新院的主要管理层是大年和老郭。他们二位我都非常喜欢,也都很佩服。我一直认为他们是最好的管理层搭配,远见野心和细致努力俱备。


大年在创新精神、远见、品味、开放性以及对技术的理解上都是我所经历过最好的老板,他很有幽默感,相处起来没什么压力。一般计委会上他会让别人先发言,自己最后说说意见,我观察过很多次表决,表决之后通常是按照大家的意见做决定,并不是大年自己的意见。在我记忆中只有一次他动用了权威,是在准备做盛大自己的OS时候,只支持html5还是要兼容Flash,他强硬的表示必须兼容Flash。这是考虑盛大现有资源而做的决定,所以这次权威我也非常能理解。大年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有一次假期回来,他说假期生病了,没出门,一直在家玩一个模拟经营游戏公司的游戏(好像是叫游戏发展途上国),在里面建了一家游戏公司叫做盛大帝国,在游戏里面拿到了所有殿堂级奖才算罢休。


各方面,我对大年都是非常佩服的。记得Tinyfool在立项iOS电子书阅读器项目的时候,还不认识台下坐着那个人是大年。大年提出比较尖锐的意见,Tinyfool回答的时候答的兴起,最后指着大年说,“穿新鞋走老路,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当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可能大家都第一次碰上有人这么当面骂老板。大年坐在台下倒是若无其事,最后项目表决通过了,大年散会之后还特别告诉Tinyfool别生气,我们的风格就是提出尖锐意见,你答的不错。


老郭是我见过工作最努力的人,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工作,他管创新院的日常事务,项目,各种突发问题…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 第三方支付为什么会兴起? 下一篇 乐视命运转机:贾跃亭回归后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Hot 文章

Python

C 语言

C++基础

大数据基础

linux编程基础

C/C++面试题目